2007年10月17日 星期三

也談魔術

今天下午,學校辦理教師週三進修活動,講題為「魔術在教學上的應用」。本想在研習開始後,趕往平興國小,參與桃園縣政府97年度精進課堂教學能力推動小組會議。一方面發現到研習內容精彩,另一方面感受到同仁們研習互動的熱絡,臨時決定不參加這次的會議,畢竟學校發展是更為重要的。
講者賴幸輝先生,充分運用老師、學生因好奇、興趣而產生的高度專注力,讓學習自然發生,他僅乎有魔力似的讓我不由自主的專心學習。是呀!這令我想起,英國教育家Peters(1966)提到教育需符合認知性、自願性與價值性,也就是對學生施授教育時,除了教材本身須具有邏輯和系統化外,更須重視其合於學生現階段身心發展階段、並具有正向價值,更重要的是要從人本基礎,激起學生的自願主動學習,而非壓迫性的教導。
聯合報報導,一位台北縣德霖技術學院五專部畢業生李思翰,以全國第二名優異成績考上國立台灣科技大學。李思翰國中愛玩不唸書,看到父親失望的眼神,覺得不孝,自此奮發向學,老師說他成績從最後一名竄升到第一,轉折極大。看了這則新聞,不知您有何感想?

配合主題,分享一則魔術片段(用滑鼠點選連結)。
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