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6月20日 星期六

雪中足跡

年初聖嚴法師因病過逝,雖法師自喻如塵土輕微,但卻留下空前德行贈予世人。

我之於宗教,猶如觀景之旅 人,雖未入景卻從之獲得啟發。民國88年在高原國小服務時,參與學校教學大樓興建工程,當時葉煥漢校長感念新大樓之落成雖能讓眾多學子受益,但施工期間免不了叨擾原有眾生,因而舉辦灑淨儀式,讓眾生得以身心安頓。時值齋明寺捐送法鼓山,由聖嚴法師親任住持,葉校長於是邀請法師足下弟子到校進行灑淨儀式。我與葉校長二人,跟隨法師在風和日麗的10月清晨,與土地親密的對話,這是我一生以來感受與土地最親近的時刻,震撼的是:「32歲的我, 彷彿聽到土地的聲音,我不自覺的流著淚,只因陌名的感動。」

今年3月,我在書局偶然發現<<雪中足跡>>一書。因媒體於2月份大量報導關於聖嚴事蹟,與過去斷斷續續的因緣,這本書在眼前閃耀如鋃輝,我視為珍寶,立即購買閱讀。初始翻閱法師小時際遇、入寺、修行、 從軍,一路看來平淡無奇,似無大師應有的作為,直到閱讀法師二度出家為僧,皈依東初老人,我才逐漸看到法師如何一步步剝除俗世之罣礙,逐漸擁有單純心之歷程。讀完全冊,我終能感受到人生歷程真如雪中足跡。

一次校長會議,巧遇葉校長,與其分享閱讀<<雪中足跡>>之所獲,學長十分喜悅的告訴我:「水柯你知道行動禪嗎?」我直接回應:「不知。」
葉校長於是用最淺顯易懂的話解釋:「就像走路,您只管走,無庸細數已走過多少路,也無需擔心還有多少路程,只管穩穩的踏穩每一腳步。」想來也是,此為聖嚴送給普羅大眾最簡易之日常禪修之法,讓人終能體悟「放下」之禪意,因強求未來應如何,常受無常之苦,未必能如所願,若幸能成就,往往造因於我與人、人與人、人與環境之「因綠俱足」。


備註:
(1)灑淨,就有如「時雨者,卉木將枯,雨潤便生;善友利人,則道牙茲茂,事同甘雨滂沱萌牙普洽,故言潤清汝等菩提牙故也。」(引自《法句經疏》大正八十五,一四四一下)

佛門中的灑淨,為令自我與他人皆得以身心安頓之大事。
(2)葉煥校長為大我10屆的學長,在高原國小同事時,雖因職務而有主管部屬關係,但平時學長一直視我為後輩,常給予我人生大小事指導,甚為感激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