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圖一:從角板山公園遠望溪口台地,照片左邊角落一排透天厝為奎輝村。民國60年代,山地鄉交通不便時,當地學童每天必須步行,橫越溪口台地、溪口吊橋到介壽國小求學,十分辛苦。到學校上學甚至成為一種奢侈品。

圖二:這張照片可以清楚看見溪口吊橋全景,民國65年以前,角板山入山營利尚未解除時,住在後山的原住民必須翻山越嶺,從溪口吊橋沿著斜坡穿越角板山公園,至區內忠孝路添購日常生活用品。因北橫公路及羅馬公路、及交通工具逐漸便捷,吊橋從作為角板山深入山區重要道路,轉為遊客觀光的景點。

圖三:8月16日夜宿復興鄉青年活動中心,次日清晨我懷念起76年在介壽國小教書時,每於晨昏走訪溪口台地的日子,7:00在角板山公園遙望熟悉的往昔,幸運的遇見了彩虹。在山中與彩虹相遇是難得的經驗,細雨、水氣與陽光需有最好的合作才能創造此美景,稍不留神美好即會散去。

圖四:彩虹橫越山際。

圖五:彩虹延伸至無垠的蒼穹,越高越遠愈是迷濛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